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房子被推倒,我们的家还在吗?从伊东丰雄「中野本町の家」再出发

LAN 第四轮廓线
2024-08-29

「单日谈』SP特别版




第6期:建筑是街道的外墙(二)



消失的 U House

如果房子被推倒,我们的家还在吗






序言:「中野本町の家」

在过去的家庭意识早已经不复存在的今天,我们不如索性把这个老宅毁掉。与其将这个建筑找一个新的主人继续居住下去倒不如我们将这个记载了我们家20年生活映象的建筑的历史亲手彻底终结...

                   ——by 业主一家


「中野本町の家」既 White U House,伊东丰雄(TOYO ITO)于1976年为自己姐姐设计的住宅,该住宅于20年后的1997年突然被摧毁,房子的命运也折射出了姐姐一家20年间对于家庭意识与自我未来走向变化的思考。


故事从20年前说起...



 Aerial View of the House | © Koji Taki


设计者伊東豊雄

项目地点:东京都中野区

存在时间:1976-1997



「中野本町の家」的诞生

命运总是突如其来的打破我们的生活


在1975年也就是「中野本町の家」被设计建造的前一年,伊東豊雄的姐夫因为癌症不幸去世,姐姐一家原本住在东京中心的公寓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姐姐与她的两个女儿在原本的公寓中感到十分的寂寞,她们希望有一个新的住宅开始今后的生活。当时正好伊東居住的地方周围有一块空地正在转卖,以此为契机,姐姐一家把原本的公寓卖掉来用于新建一个住宅,这也是该建筑最开始的初衷。


在设计之初,姐姐一家一共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在高层公寓里居住了这么久,在新的住宅中希望拥有强烈的土地意识。在医院和高层公寓中基本上无法体会到自然的感觉,姐姐的丈夫在世的时候,喜欢亲近自然,假期时一家人常常去岐阜的乡下耕地和挖竹笋,她们希望这样的生活影像可以在新的住宅中体现;二是之前居住的公寓是大平层布局,在新的住所中希望能够通过拥有实际土地的中庭使得姐姐与她的两个女儿的日常活动可以被相互看到。


当时60年代日本受到新陈代谢(メタボリズム)为中心的建筑思想的影响,很多重大的项目在城市中展开。与此相对的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Oil crisis),世界经济处于混乱的状态,建筑也有向内侧封闭的倾向,在当时的时代,人们抱有一种无论多小的建筑也要在建筑内侧打造一个自己的乌托邦的想法。


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以中庭为整个建筑的线索进行展开,在平面推进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能够通过视觉进行交流这一目的,U型的平面便由此诞生。最初,在住宅的中庭一侧与沿街一侧都设计了许多开口,但在与姐姐的交流中,伊東感受到来自于姐姐一家精神上的内向性与家庭现状所面临的真实处境,再加之当时的时代趋势,最终形成了这个内向的住宅。



Facade | © Koji Taki





「中野本町の家」

20年间的生活印记一晃而过

地板,墙壁和天花板几乎都是白色,这是大家一起交流而定下来的,我们都倾向于在建筑的精神上做到彻底。对于伊東来说保证同一断面连续性的同时,从上部发来的光或者根据场所的不同在面向中庭的侧面射来的光而形成的不断变化的环形空间这一想法开始浮现,白色柔软的空间,能够创造这样美的空间便成为了梦寐以求的事,就像是在雾中看物一般,表现出一种近乎柔软的感觉。


Floor Plan and Section | © Toyo Ito


在环装空间中,试图通过使光洒落到的明亮部分与暗的部分交互出现,也就是在单纯的空间中通过光来产生节奏感。到了傍晚,在地板上放置的几个灯发出的光,墙壁此时变成了幕布,人的影子、物品的影子投影在环装的墙壁上。弧形的墙壁不同于方形,人的视线不会被完全反射回来,而是顺着墙壁慢慢弥散,独特的光影关系,增强了回忆,弱化了现实。


House Curved Walls


Interior


Lights and shadows


视线回到房子的中庭,在建成的两年间院子中被放置的是黑土,其实最初的计划是在中庭中种植草坪,但是当黑土被置入中庭的时候一个新鲜的印象随之产生,建筑墙壁的白给空间带来的抽象感与裸露的混凝土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了保留这种冲突,原来种植草坪的计划被取消。自然总是带给我们惊喜,虽然没有人工种植的草坪,但是通过鸟儿和风将杂草的种子带到这个置满黑土的院子中,不久后,这个院子便被杂草所覆盖。设置这个土的院子的初衷就是为了将之前一家人在乡间的回忆植入到新的住宅当中。比起计划种植的草坪,这样自然生长而成的一片“田野”让姐姐的一家感到前所未有的惊喜。偶尔在这里种种花或者狗在院子中奔跑,这个中庭变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空间。站在中庭向上望去,仅仅能看到周边高层公寓的一小部分,外面的城市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Courtyard | © Koji Taki


就这样时间一晃20年过去了,在这个内向性的住宅中两个女儿慢慢长大,家族中的三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大女儿原本在法学院学习法律,但在大学期间对成为一名厨师特别感兴趣,于是在大学毕业后去专门学习料理,有一段时间不居住在家中;小女儿痴迷于音乐,在大学学习的是美术史专业,现在在博物馆工作。她们的母亲也就是伊東的姐姐潜心研究音乐理论、她在东京市区有一个工作室,常常一昼夜的工作。大概是都有想走出内向的愿望,老宅变得渐渐失去了活力。此时这个十分内向的住宅开始使家庭变得有些郁闷,大家感觉自己的生活似乎被这个封闭的住宅所禁锢了,于是家庭内部开始对这个住宅的去留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过去家庭的墓石

家庭内部关于「中野本町の家」去留的激辩


最先开始批判这个住宅的是大女儿,她多次提出应该早点从这个住宅中搬出去开始构筑新的生活。虽然思念父亲,但是在这里生活却感觉住宅与有关父亲的记忆太过重叠,特别是母亲,抱着对丈夫强烈的思念而常常待在家中。另一方面,小女儿却不舍得这个住宅,自从懂事以来,自己的审美意识就是在这个住宅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想将这个房子毁掉。


Kids playing inside the house


在这期间,三人对这个住宅究竟为了什么而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就此三人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讨论。最后的结果也不出大家所料:在过去的家庭意识早已经不复存在的今天,我们不如索性把这个老宅毁掉。与其将这个建筑找一个新的主人继续居住下去倒不如我们将这个记载了我们家20年生活映象的建筑的历史亲手彻底终结。“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个建筑就像是家庭过去生活的墓石的东西一般”大女儿说到。


Interior


在1997年的2月28日,姐姐一家从这里搬出,所有的东西都被搬走,当时竣工时的样子重现,当年摆在那里的那把椅子还是摆在那里,当年拍照时因为感觉放一把椅子可以更好的表现空间效果,没想到这一放就是20年。住宅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旦没有人居住,就会老的非常快,明明人才搬走不久,现在的场景仿佛已经10年没人居住的废墟一般。现在的场景既熟悉又陌生,与刚建成那时候相比,墙壁上爬满了藤蔓,院子里都是杂草,但当光从缝隙中射入的时候,又仿佛和当然一模一样。一切仿佛已经变了,一切仿佛又好像都没有变。


Evolution


最终这个住宅被推倒了,作为姐姐一家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家庭在那一个时期的象征彻底被摧毁,这个住宅更像是家庭的代言人,向世界诉说了这个家庭所经历的变化。就像小女儿所说,这个住宅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贝壳,还曾经有过拒绝姐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期。如今,一家人已经开始构筑新的生活,住宅的消逝可能本身就是它命运的归宿。


如今,当时住宅所存在的地方已经被一个四层的公寓楼所代替






住宅与家

当住宅被推倒我们的家还在吗

对于我们生活的一般的住宅来说,家的属性被强烈的弱化了,可能只有阳台和屋顶可以稍微反应一下居住者的个性,正因为如此,不管什么样的家庭住在那个家里,都不会对那里抱有强烈的感情,但是世代交替继承下来,也没有必要被破坏。


正因为这个家庭有着强烈的家庭意识,使得建筑的形式得以较为容易的形成,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很难从中找到如此清晰的思路,作为设计者来讲,以什么样的程度介入住宅设计是一个十分让人难以抉择的事情,就「中野本町の家」来讲,即便伊東一再强调这个住宅的内向的形式是在与姐姐一家的讨论中推导而来的,但这个住宅也反映了在设计之初设计者的形式勇气但却少了些精神勇气。按照业主的意愿在设计中做到极致,暂时性的为业主提供一种庇护,对于未来的思考却很难在其中看到。但是话又说回来,最终从过去走出来还是需要每个人自己的努力,设计师是否有能力或者说是否有权利代替业主做选择都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问题。


Interior


人总是要向前的,借由建筑之名,姐姐的一家成功的渡过了20年的时光,从内向封闭逐渐变得开放,也在20后以老宅的摧毁给旧生活画上一个句号,并带着回忆继续构筑新的生活。


贾导曾经说他关注衣服制作的发展历史,我们的衣服在工业化以来逐渐丧失了它的一个重要属性,衣服的制作者从人变成了机器,过去,一件毛衣可能来自你的祖母、外婆、是一件满含情感的纺织品,今天我们不会再去刻意关注一件衣服背后的故事。那么在高层商品房林立与整齐划一的新农村改造中甚至在街道上颜色字体都一致的商店广告牌下,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包含着我们故事的生活场景被这些代替,那我们该怎么对待我们的过去以及未来?



图片资料来源ARCHEYES Timeless Architecture文章内容基于東西アスファルト事業協同組合講演会 強い絆を意識させるためにつくられたバーチュアルな住宅




「单日谈』SP特别版



看似是一句有用的废话,可能只是因为立场不同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看同一句话可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奇妙解读!


期待每一个人的独特思考!

(每周1.3.5更新)欢迎关注!


???看看有用的废话都长什么样吧...

   见!

往期精彩回顾




「单日谈」为什么说建筑是街道的外墙?
「单日谈」 建筑一定要以人为本吗?
「单日谈」我和你说透视,你非要和我谈狗视?

「单日谈」什么是设计中的“10英尺”原则?

「单日谈」建筑中的“迪克·范戴克之步”
解构東京 002丨街区小公园里居然有章鱼?槇文彦的提案与代官山街区艺术装置实践
解构東京丨「THE TOKYO TOILET」東京卫生间更新计划全视角探访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第四轮廓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